首先是营造阅读环境,这里包括三个重要的东西:阅读的氛围、爱阅读的人、有可读的书籍。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多阅读,在家里制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第二个建议是:趁早,我觉得在 10 岁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最佳的时期。
而限制孩子成长的,贫穷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很多人会告诉你,没有钱,孩子就不能去远行,不能去游学,不能去夏令营,不能……
可是有一条花钱最少的,却能收获巨大的路也被大多数人忽视了。
那就是阅读。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它能帮助父母接近孩子的心灵,让父母更懂孩子。
还能帮助父母跟孩子之间形成亲密关系,阅读会成为亲子间的共同的“温暖之源”。
挪威儿童文学家乔斯坦・贾德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是给孩子们“读故事”,他说,“如果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来有一天,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如我们每天要刷牙一样不可缺少。牙齿卫生很重要,但父母们更应该越来越对其子女的‘精神卫生’担负起责任来。”
让孩子爱上阅读,给大家三个建议:
首先是营造阅读环境
这里包括三个重要的东西: 阅读的氛围、爱阅读的人、有可读的书籍。
如今有太多的东西在抢夺孩子的眼球。
比如层出不穷的手机游戏。
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是吃鸡高手的大有人在。
有一位女网友约见游戏中的队友,结果被骗了一顿肯德基儿童套餐。
原来自己心仪的队友竟然是一个 9 岁的小胖墩。
信息越是繁杂,更要让孩子的心沉静下来。
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多阅读,在家里制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请把电视机关掉,因为它就是一个时间杀手。
而且还会把人栓住。
然后定期给家里添置新书,搞搞家庭读书分享会。
就好像去超市大包小包购物那样,要记得定期买点书。
跟很多东西比,书其实太便宜。
比如我会定期买一些新书回家。
拿回来后就会放在桌子上,给小小鱼和妈妈选择。
然后三个人分别捧着自己喜欢的那本,坐在桌子前就读了起来。
读到来劲的时候,或发现有趣的桥段,我还会即兴给他们读一段。
虽然平常被生活的琐事包围着,可我们还是会努力挤出时间来阅读。
也会彼此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和故事。
当家里有了阅读的氛围、加上爱阅读的人、配上可读的书籍。
孩子不爱阅读才怪呢!
第二个建议是:趁早
这个早没有规定的时间,但也有一个关键期。
我觉得在 10 岁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最佳的时期。
当然,这不是说 10 岁后就没有机会去养出阅读习惯了。
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往往是在小时候。
阅读也不例外。
而且早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一个好处。
比如 0 - 6 岁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缠着你讲故事。
因为到了高年级,学业的压力袭来,你不得不做一些选择。
我觉得自己最好的读书时光就是读小学的时候。
那时候没有升学压力,没有人说要我补习。
所以大量的课外时间都在看书。
谁家里有书就去借,然后就饱食一顿。
到了中学后,才知道有重要的考试。
不得不放弃一些计划。
比如我喜欢的金庸,不得不放下。
安慰自己说考试了以后看,结果到了如今也没读完。
现在的孩子也一样。
在读小学前,虽然也会有培训班。
可还是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
读幼儿园之前的 0 - 3 岁,更是黄金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兴致盎然。
你让他玩书,他就会开心地玩。
你给他讲故事,就算不懂,也不影响他看图画。
在这个阶段培养了孩子跟书本的感情之后。
接下来的 3 - 6 岁孩子就离不开这个好伙伴了。
因为他们对书本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好像天生就这样。
真的是天生吗?
其实是父母的用心和栽培,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的种子发芽了而已。
第三个建议是选对书
选对书其实很难。
所以我每次买书都要选很久很久。
每次给孩子们选择开团的书,也要想很久很久。
因为现在市场上的书太多,而且烂书很多。
我见过一些烂书,把图拉到变形,就是为了版式。
然后印刷低劣,就是为了省钱。
我曾经跟一个编辑吵了一架。
他说大家都推广这套书,卖了 10 多万套,就你说不好。
当我把问题给他一一指出时,他就恶言相向了。
纯粹为了利益而生产的书,就是精神垃圾。
但很多低劣的书籍却变着法子,走进了很多孩子的小书房。
我曾在一个图书批发市场看到待发的盗版绘本堆满一屋子。
这个盗版商还恬不知耻地说,有人要我就生产,我这是做善事,让人只要花 3 块钱就读到 20 多的书。
真的是做善事吗?
这是缺德。
选对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功利化。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认可阅读的重要性。
可是选择图书时就会出问题。
还记得上次在儿子幼儿园摆地摊义卖。
跟我们一起摆摊的同伴,摆满了幼升小训练全套、幼儿识字大全、幼儿数学精编这类书籍。
孩子妈妈说是自己有一次激动,从电商那扫来的。
现在儿子还在读中班,还早了一点,拿一些出来义卖。
而小小鱼选来的绘本就跟这些书挨在一起。
有一位妈妈带着女儿来买东西。
孩子一眼就看中了我们的一本立体翻翻书。
上面讲的是一些动物故事。
可妈妈的眼睛却被旁边的幼升小教材吸引住了。
问价。
小小鱼说绘本要 10 元。
旁边摊位的书报价 2 元一本。
最后这位妈妈把幼升小的教材全部扫光,装满了一袋子。
就是没给女儿买一册绘本故事。
孩子问为什么?
妈妈回答说我们卖的太贵了。
当时我也只能无语。
很多孩子不爱阅读,就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有兴趣的书籍。
大部分父母去书店只给孩子购买与学习进度相关的教辅书或者作文集。
结果孩子只有写作文或者学习的时候碰碰这些书。
就好像把课堂搬到了家里。
作业做完就不再碰这些书。
从来没有感受到阅读快乐的孩子,是不会爱上阅读的。
在这种功利化的选择下,反而让孩子产生压迫感。
所以考试后撕书,被称之为减压,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真的会把自己心爱的书撕掉吗?
我 10 多岁得到的一本三国演义,这么多年一直跟着我。
无数次搬家还是在我的案头。
其实,不妨让孩子自由地阅读。
反而会取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爱上阅读的孩子,他们的写作能力会悄然提升。
而且有了阅读能力的孩子。
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会增强。
更重要的是,孩子会发展出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这种能力还会迁移,让孩子拥有对整体事物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这些东西可远比分数要重要得多。